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

古代年齡代稱整理(1)


【免費索取康軒試讀本】https://greenmall.info/2o6xX
【免費索取巧虎體驗包】https://tinyurl.com/yem7o3vf
【寶寶更快樂雙語更出色】https://easyfun.biz/2eVBP
【巧虎月刊優惠活動】https://joymall.co/2ohc1
【未來親子教育刊物】https://tinyurl.com/yjctvp7p

古代年齡代稱整理(1)

生年:

1出生的那一年。

2活著的年數。

本命年:舊俗把生年分十二屬,如生於子年屬鼠,生於丑年屬牛等,每十二年一循環,過十二年即可再相遇,稱為「本命年」。

卒年:1去世之年。相對於生年而言。2終年、全年、一整年。

嬰兒:人初生時。

繈褓:不滿周歲。

★襁褓之年:幼年。
襁褓ㄑㄧㄤˇ ㄅㄠˇ,
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。

★百晬:小兒出生滿一百天所舉行的宴會。

週歲:嬰兒出生滿一年。=周歲。

★周晬:一歲。小兒周歲時所舉行的宴會。

小孩出生後滿一周歲稱為「晬」ㄗㄨㄟˋ。

★晬日:生子周歲稱為「晬日」。

★度晬:閩南方言。即小孩出生滿一週歲之意。

★抓週:舊俗於小孩滿週歲時,長輩將書本、算盤、筆墨等各種物品擺在孩子面前,讓他隨意抓取,由此來推測他未來的志向。亦稱為「試周」、「試晬」、「試兒」。

★嫛婗:ㄧ ㄋㄧˊ,嬰兒、幼小時。

★黃口:本意是雛鳥的嘴;指代嬰兒。一說:十歲以下。

★孩提:指初知發笑,尚在繈褓中,一至三歲的孩童(一說:兩至三歲)。需人提攜、懷抱的幼兒。

《孟子•盡心上》:「孩提之童,無不知愛其親者。」另說:指國小或幼稚園的學童。

總丱:指童年。

丱,ㄍㄨㄢˋ,小孩束髮成兩角的樣子。

北齊.顏之推.顏氏家訓.勉學:「梁朝皇孫以下,總丱之年,必先入學,觀其志尚。」

沖齡:幼年。

多指天子而言。

小年:幼年。

童年:幼年時期。

幼年:年歲幼少的時候。

齠齔:ㄊㄧㄠˊㄔㄣˋ,兒童乳齒脫落,更換新齒的年紀。兒童換牙的年齡,指幼年、童年。=齠年、髫齡、髫年。

★齠年稚齒:孩童時期。

★始齔之年:年幼的人。七、八歲。齔,ㄔㄣˋ,自乳齒脫換為成人的牙齒。

說文解字:「齔,毀齒也。男八月生齒,八歲而齔;女七月生齒,七歲而齔。」女孩七歲稱髫年,男孩八歲稱齠年或髫年。根據生理狀況,男孩八歲、女孩七歲換牙,脫去乳齒,長出恒牙,這時叫「齔」。

觿年:指童年。

觿,ㄒㄧ,用獸骨製成的錐子。可解開繩結,亦可作為佩飾。

★黃童:孩童。因幼童毛髮未黑,故稱為「黃童」。

★白叟黃童:指老老少少。白叟,老人。黃童,小孩。

垂髻之年:指兒童。古代小孩頭髮下垂,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。

垂髮:比喻兒童或童年。=垂髫。

★垂髫:七、八歲以下的幼童,古時兒童不束髮;頭髮下垂。髫,ㄊㄧㄠˊ,兒童垂下的頭髮。因此稱童子或童年為垂髫。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「黃髮垂髫,並怡然自樂。」=垂髮、總髮。

★總角:比喻童年。舊時未成年男女,編紮頭髮,形如兩角,稱為「總角」。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。

七八歲。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,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,形如兩個羊角,故稱「總角」。《詩經˙氓》:「總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」

★就傅之年:意指八歲或十歲。

旬年:意指十歲。對人的壽命而言,每十年叫一旬。

★聚沙之年:兒童愛玩泥沙,故稱兒童時期為「聚沙之年」。

★弱年、弱歲:十歲以上至成年。

★金釵之年:女孩十二歲。

★豆蔻年華/荳蔻之年:比喻年輕少女,多指女子十三、四歲之時。

出自杜牧《贈別》詩:「娉娉嫋嫋十三餘,豆蔻梢頭二月初。」豆蔻,一種多年生植物。專以形容十三、四歲的年輕美少女。=荳蔻。

★舞勺之年:為十三歲,勺,音ㄓㄨㄛˊ,是一種樂舞,由古時候未成年的兒童學習之。

★束髮:將頭髮束起來。成童的年齡。古代男孩成童,將頭髮束成一髻。十五歲左右的國高中青少年

※十五歲=成童、志學、待年、待字、上鬟、笄年、笄字、及笄、弱笄、既笄。

★成童:古人指年紀稍長的兒童:(1)八歲以上的少年。(2)十五歲以上的青少年。

禮記˙內則:「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,成童舞象學射御。」鄭玄˙注:「成童,十五以上。」

★志學:舊時以十五歲為志學之年。語本論語.為政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。」指立志專心求學。

【補充】【論語】孔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,因此後人就根據孔子的這一段話來代稱年齡,像 「志學之年」指的就是十五歲;「而立之年」是三十歲;「不惑之年」是四十歲;「知命之年」是五十歲;「耳順之年」是六十歲;「從心之年」則是七十歲。

★摽梅之年: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齡。摽梅,ㄆㄧㄠˇㄇㄟˊ,梅子從樹上掉落。

★待年:女子留以待年長而嫁。女子成年待嫁。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,會把頭髮梳起,插上簪子,表示已到出嫁年歲,又稱「待字」。

★上鬟:古代女子十五歲及笄時,把原本披垂的頭髮挽上去,並插上簪子,表示已經成人待嫁了,稱為「上鬟」。

★笄年:古代女子年滿十五須束髮插簪,把頭髮梳攏來,挽一個髻,故女子十五歲稱為「笄年」。

加笄後就表示她已成年,所以女子到了成年,叫「笄年」,又稱「及笄」。

★笄字:指古代女子可以出嫁的年齡。字,古代女子成年許嫁才可命字。見禮記.曲禮上。

★笄禮: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,行束髮插簪的儀式稱為「笄禮」。從此以後視為成年,可以婚嫁。

★弱齡:泛指少年。

★及笄: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,表示成年。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「及笄」。笄,ㄐㄧ,髮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Zoom 密碼

Raby811026